桂林山水

「人文桂林」

i.「壮族三月三--阿哥、阿妹唱着山歌赶歌圩」
  桂林历史悠久,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,距今约一万年前,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。夏、商、周时期,桂林是“百越”人的居住地,目前,少数民族以壮族、瑶族为主。先秦、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“西瓯”、“骆越”等,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。
龙胜红瑶
  包括织锦、刺绣、陶瓷、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色工艺品,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干栏式建筑、侗族风雨桥、鼓楼等民族建筑,瑶、苗等民族的医药,以及丰富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学、音乐、舞蹈等等,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。
 ▲铜鼓,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;

 ▲壮锦,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,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,与南京的云锦、成都的蜀锦、苏州的宋锦并称“中国四大名锦”;
 ▲广西少数民族一般穿家织的土布,上面有姑娘们亲自手绣的各种精美、复杂的图案,色泽艳丽,款式多样。姑娘们喜戴银制饰物,耳环、项圈、手镯、银钗、银扣等,看上去光彩夺目。

ii.「白裤瑶--人类文明的活化石」
  龙胜一带的白裤瑶,是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。男的穿白色裤子,也因女子夏季服装一前一后两块布随意的搭在肩上而称为“两片瑶”,俗称的“前一片后一片,中间风光无限”。这不是情欲上的展示,而是白裤瑶对母性至高无上的崇敬。

「摄影点拨」:可结合漓江鸬鹚捕鱼、农田耕作,进行一些人文摄影创作。

iii.「画--别具神韵的水墨丹青」
  工笔仕女画,传承在阳朔葡萄镇一带。
书香门第仕女图
Trips:中国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,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。画师们笔下的仕女,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,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。

iv.「石--仰望千年的摩崖石刻」
  桂林石刻,并非开山凿取石材,而是直接镌刻在山崖石壁上,因此被称做摩崖石刻。目前已知桂林最早的摩崖石刻,是由僧人昙迁在七星岩洞口题刻的“栖霞洞”榜书,时间是隋朝开皇十年(590)。在此之后直至中唐前的190年间,桂林所有的摩崖石刻几乎都与宗教有关,尤以西山、骝马山、叠彩山等处的佛教造像和造像记数量最多。
  桂林摩崖石刻石刻多与山水有关,从石刻的存在形式就可以看出,在现存近2000件石刻中,绝大多数都镌刻于城内及周边的35座石山上,如独秀峰、虞山、叠彩山、伏波山、隐山、象鼻山、南溪山、普陀山,以及龙隐岩、龙隐洞、月牙岩、刘仙岩、读书岩、七星岩等处,或山麓,或洞府,皆随处可见。
  清陈元龙在《题龙隐岩》诗中说:“看山如观画,游山如读史”,遍布于桂林山水间的摩崖石刻就像一部史书,一曲铭刻于山水间的桂林历史记忆。

Tips:【阳朔山水园】碧莲峰,有清代阳朔县令王元仁所书的特大草书“带”字,字中藏字,据说藏有“一带山河,举世无双,少年努力,万古流芳”16个小字在里面,虽近于文字游戏,也让人赞叹不已。

-END-

更多精彩:「桂林旅游攻略」「桂林摄影团」